首页

我爱美脚

时间:2025-05-26 07:13:49 作者:《靠什么团结 凭什么胜利:中共七大启示录》新书首发 浏览量:44691

  中新社厦门8月14日电 题:厦门大学外籍教授潘维廉:中国绿色发展的成果令人震撼

  中新社记者 龙敏 商永

  “中国绿色发展的成果令人震撼。”从美国来到厦门30多年,厦门大学外籍教授、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潘维廉对中国的绿色发展深有感触。

  中新社记者近日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厦门航空有限公司(简称“厦航”)时,潘维廉作为厦航旅客代表受访,讲述了他眼中的中国绿色发展故事。

8月12日,厦门大学美籍教授潘维廉在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接受媒体采访,讲述他眼中的中国绿色发展故事。 中新社记者 龙敏 摄

  潘维廉是福建第一位持“中国绿卡”的外国人,是改革开放后福建省的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从遇见厦门到爱上中国,成为中国蓬勃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回忆起1988年刚到厦门时,潘维廉说:“当时道路坑坑洼洼,尘土漫天,天天有断水断电的情况。”

  经过多年持续治理,厦门生态环境结出累累硕果。2002年,潘维廉代表厦门前往德国斯图加特参加“国际花园城市大赛”,倾情讲述厦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最终,厦门赢得了“国际花园城市”称号。他告诉中新社记者,当时一位评委说,“没有想到中国还有这么美丽的城市”。

  2004年,厦门获得“联合国人居奖”。潘维廉说,厦门不断证明,经济发展不需要以牺牲绿色为代价。

  “如今,美丽的不仅仅是厦门。”潘维廉曾两次自驾环游中国,见证了许多中国的生态“蝶变”。1994年,他用3个月时间绕着中国开了4万多公里,从东部到西部,从海岛到戈壁,从长江到黄河;在内蒙古,汽车几次陷入沙坑,在牧民帮助下才得以脱困。“车子和我都成了黄色,鼻子里、眉毛上也是沙子。当时有些担忧,这里的生态需要多久才能改善?”

  2019年,潘维廉再次环游中国,发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他说,1994年的嘉峪关,极目而望尽是黄沙,不见一丝绿色;25年后,到处郁郁葱葱,树木繁茂。

  “中国生态治理的决心让人敬佩,中国绿色发展的成果令人震撼。”更令潘维廉高兴的是,绿色发展凝聚了各界共识,许多中国企业和民众主动参与,垃圾分类走进了千家万户。

  “厦航的绿色发展举措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展现了一家中国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如今,潘维廉时常乘坐厦航航班往来于世界各地。他认为,厦航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在中国率先发起“轻装出行”倡议以及发布“绿色账户”,都是非常积极的尝试。

  “对于我们旅客来说,选择一家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航空公司,不仅践行了绿色环保的理念,享受到环保的旅行体验,而且能获得厦航的一些绿色权益,这无疑会增加对旅客的吸引力。”潘维廉认为,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共同责任,需要每个人都参与。

  在见证中国奇迹的同时,潘维廉通过写信、出书、拍摄短视频等方式,向世界分享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这其中就包括厦航的故事,对于全世界实现绿色发展有重要意义。”(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企承建赞比亚光伏电站项目举行并网发电仪式

高大伟:法国和中国建交60周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法中两国相互尊重,因相互吸引而紧密相连。然而,我坚信,两国在促进和平与共同繁荣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多。双方还应该在新兴技术领域加强合作。法中两国的知识分子必须确保当今强大的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尊严,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申城风景线)上海打造文化人才之家 社区与人才“深层触达”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石河子!

双汇发展副总裁周霄就企业营销及公关工作作报告,总结了企业在营销创新、品牌焕新方面的重要举措,对新一年的营销重点及消费体验的提升进行全面规划。

台湾青年:长城特别壮观,和课本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国内经济企稳向好因素积累、稳汇率压力仍在,加上银行息差压力进一步加大,MLF利率也维持不变。”温彬判断,短期内降准、降息或难以兑现,中国央行将密切关注国内经济走势和海外政策变化,灵活有效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伴随内外环境变化,基于总体政策目标,年内降准、降息或仍存一定落地空间。

做磁浮的梁 架传承的桥(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北京3月10日电(丁思 徐雪莹)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10日在北京表示,该院已承接60多项国内文保项目,还走出国门为吉尔吉斯斯坦、缅甸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和中国方案。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